lodash源码分析之chunk的尺与刀
以不正义开始的事情,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。
——莎士比亚《麦克白》
最近很多事似乎印证了这句话,一句谎言最后要用一百句谎言来圆谎。
本文为读 lodash 源码的第二篇,后续文章会更新到这个仓库中,欢迎 star:pocket-lodash
gitbook也会同步仓库的更新,gitbook地址:pocket-lodash
作用与用法
chunk
函数可以将一个数组,切割成指定大小的块,返回由这些块组成的新数组。
chunk
函数在前端可以用来缓解一些性能问题。例如大量的 DOM 操作,可以分块让浏览器在空闲的时候处理,避免页面卡死。如下面的代码,向页面中插入大量的DOM。
const arr = [] // 1万条数据
const chunks = _.chunk(arr, 100)
const append = function () {
if (chunks.length > 0) {
const current = chunks.pop()
current.forEach(item => {
const node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div')
node.innerText = item
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node)
})
setTimeout(append, 0)
}
}
append()
依赖
import slice from './slice.js'
原理
chunk
的原理归结起来就是切割和放置。
chunk
最后返回的结果如 [[1],[1],[1]]
的形式,放置就是将切割下来的块放置到数组容器中。
那要怎样切割呢?
因为指定了大小,因此切割跟切蛋糕很像,参数 size
是尺子,测好每块的长度,slice
函数是刀, 将数组一块一块切出来。
例如有 [1,2,3,4,5]
这个数组,size
指定为 2
,则第一次切割会得到 [1,2]
的块,第二次切割得到 [4,5]
,剩下的是 [5]
。这个数组最终会被切为三块。
明白了原理,下面来看看源码。
源码总览
function chunk(array, size) {
size = Math.max(size, 0)
const length = array == null ? 0 : array.length
if (!length || size < 1) {
return []
}
let index = 0
let resIndex = 0
const result = new Array(Math.ceil(length / size))
while (index < length) {
result[resIndex++] = slice(array, index, (index += size))
}
return result
}
参数处理
size = Math.max(size, 0)
const length = array == null ? 0 : array.length
if (!length || size < 1) {
return []
}
确保 length
存在和 size
比 1
大,如果不满足条件,返回空数组。
尺
在切割之前,需要用尺确定切割的数量。
从上面的原理分析可以看到,切割是不公平的,除了前面的块都是等分外,最后一块可能会比前面的少。
那怎么确定切割的数量呢?学过除法的知道, length/size
即可知道平均分块的数量,如果有余数,则余数是最后那块的长度,需要向上取整。
这在 javascript 中可以用 Math.ceil
函数,它返回的是向上取整后的结果。
看下代码:
const result = new Array(Math.ceil(length / size))
这里创建了一个用来放置所有块的容器 result
。容器的长度刚好与块的数量一致。
刀
let index = 0
let resIndex = 0
while (index < length) {
result[resIndex++] = slice(array, index, (index += size))
}
测量好块的数量后,就要下刀切割啦。每切割下一块,就立马放置到容器 result
中。
resIndex
是放置块的位置,index
是切割的开始位置。
当 index
与块的数量 length
相等时,表示已经切割完毕,停止切割,最后将结果返回。
参考
License
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(CC BY-NC-ND 4.0)
最后,所有文章都会同步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,欢迎关注,欢迎提意见:
作者:对角另一面